德阳文庙携手川农大 共谱文物保护新篇章
2025-07-22 08:19:19
当208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遇见青春洋溢的学术力量,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德阳文庙悄然展开。近日,德阳市博物馆与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就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达成初步共识,双方计划依托红桥筑梦先锋队的实地调研、学术支撑与文化共创,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为古老文脉注入新时代活力。

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是西南地区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文庙建筑群,现存建筑为清中期重构,其三进四合院布局、260余幅红砂岩浮雕、100尊石狮阵列及四座特色建筑礼乐亭,堪称儒家文化与建筑艺术的活态标本。然而,四川潮湿气候导致的屋面损坏、红砂岩风化等问题,让这座文化瑰宝的修缮与传承面临挑战。

“保护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鸣。”德阳文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与川农大土木工程学院的合作,正是看中高校在建筑技术、材料科学及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业积淀。红桥筑梦先锋队通过实地测绘、材料分析等前期工作,计划为德阳文庙量身定制“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的修缮方案——既坚守榫卯结构复原、红砂岩修补等古法技艺,又引入三维扫描建模、裂缝监测系统等现代科技,全面提升保护精度与效果。

文庙的屋檐下,既有祭孔礼乐的庄严,也有青年创意的回响。未来德阳市博物馆将与更多高校共建,利用VR技术复原文庙历史场景,让年轻人通过数字手段触摸千年文脉。

此次合作,德阳文庙为高校提供了稀缺的实证研究样本,川农大通过学术反哺助力文庙活化,“动态保护+活态利用”理念为同类文保单位提供了参考范本。从下马碑承载的敬畏之心到“因材施教”的教育隐喻,从古建修缮的匠心坚守到文化创新的大胆突破,德阳文庙与川农大的携手,正书写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这里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圣地,更成为青年与历史对话、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文化磁场。


